人物小传:
郭某,男,36岁,高中学历,曾因年轻气盛,一时失足。
职业状态:
个体工商户,年收入6万元。
案例回放:
未到上班时间,就业援助中心门口就徘徊着一个手臂满是刺青、面容憔悴的年轻人。这个人是谁?辖区内很多人都认识他,他曾因不服管教、寻衅滋事,最终酿下大祸,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今他已恢复自由身,而家中母亲年事已高,无固定收入,就业援助中心多次推荐工作终因前科问题让企业望而却步,工作机会都无疾而终。而这次小郭来援助中心则有了新的想法:“老师,您给我推荐了很多次工作,我都不行。我也不想找工作了,我想自己干点事,不想看人眼色了。”指导老师:“你的想法是好的,就业的途径有很多,自由职业也是稳定就业,你想做哪一行?”“我想在我们小区附近开一个便民服务店,我也考察了几家便民店,大概了解一些,可毕竟没有做过,没有一个总体思路,不知道先从哪儿入手,加上我妈也不信任我,我现在没有头绪,但是特想证明自己,希望你们能出面帮帮我。”面对这样一个年轻人,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帮助他,是继续鼓励他就业,还是让他自主创业?
案例诊断:
该失业人员走过弯路,真心悔悟,想重新开启新生,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但他并没有因此“破罐儿破摔”,难能可贵。他有想法,求上进,并付诸行动,实地考察,尝试创业有一定可行性。基本的帮扶思路是:安其心,稳其身,助其行。他面对社会异样眼光的耐受性,指导老师帮助出思路、看店面,借鉴其他创业模式。同时通过创业指导现有帮扶手段,加强对其创业技能、创业风险的指导培训,提高创业成功机率。
职业指导:
1、“安其心”,摆正创业心态。指导老师希望小郭能够强大内心,坦然面对偏见,在社区创业,街坊邻居熟悉你,甚至回避你,怎么做?“日久见人心”,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和机会。小郭也表示,一定和过去告别,活出个人样来。
2、“稳其身”,搭建创业平台。小郭目前既无定居之所,又无经济来源。母亲对其所作所为依然不能释怀,对此我们进行家访,却也有意外收获。经过做思想工作,小郭母亲答应出资再给其一次机会。因为小郭家房屋是底层临街,正对某中学校门,可以隔出一间作为小门面,店面和启动资金终于得到解决。由于小郭缺乏创业经验,风险意识淡薄,援助中心介绍他参加企业创办培训班(syb)。通过培训,学习了如何进行供求市场分析及预测、如何应对经营风险与对策,使他掌握了创业理念与技巧,启发了创业思路,为他今后成功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助其行”小额贷款实现心中梦想。创业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便民店建立起来以后,为周边居民和学生带来了方便。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社保所指导老师也观察到,小郭在经营过程中,体验到了个人价值,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有了一点小小的的成就感,但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让小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每次要盘点补货时,总会感到资金周转困难。社保所的同志们看在眼里,再次向这位年轻人伸出了援手,小郭通过了贷款审批,成功申请到了创业贷款,成为广外街道信用社区小额贷款申请“第一人”。小额贷款犹如雪中送炭为小郭的便民店解决了燃眉之急,帮助他走上了自主创业新征程。拿到贷款后,小郭激动地表示,我一定抓好经营,保证按期还款,不断积累经验,制定经营规划,更新经营项目,争取吸纳像我一样的失业人员实现就业,更好地服务居民,服务社会。
4、“借其力”,实现帮扶倍增效应。如今的小郭已成为西城区百名创业带头人之一。同时受西城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邀请,带着他的创业“宝典”,到清河监狱管理局向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地讲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鼓励他们重新回归社会,而小郭也表示在参与活动中真正体会到人生的价值。他表示:衷心感谢帮助过我的每一个好心人,让我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我更感谢援助中心对失业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在今后的创业路上,我要不断努力充电学习,提高经营水平,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对我的帮助。
结果及建议
而今,小郭所经营的便民食品店正在红红火火经营着,方便了居民,证实了自己。同时因为他的踏实肯干,也收获了幸福,建立了自己美满的家庭。
作为基层职业指导人员,对社区居民的就业创业指导,特别是对特殊群体的职业指导工作,首先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加强对此类人员的认同感,给他们打造一个融入社会重新生活的机会;同时适时为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他们送上适合的社保政策,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哀莫大于心死”,只有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勇气和信心,社会的帮扶才能真正感染到他,真正帮扶到他,才能真正减少他们再次犯罪的可能性,从而对稳定社会,促进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
西城区广外社保所 赵庆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