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广汉市雒城镇下岗女工叶林,在当地参加“母婴保健师”免费培训后,到成都当起了育儿嫂,如今每月收入上万元。德阳绵竹市清平镇居民李英,也是在当地“小吃制作培训班”免费学到技术,在镇上开起了小吃店,既有了收入又照顾到家庭。
自2019年四川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大量像叶林、李英这样的劳动者通过培训掌握或提升了职业技能。截至今年10月,四川已累计开展补贴性培训392万人次,技能劳动者总量已超过1000万,实现了培训规模和质量“双提升”。
规模培训增数量,10个重点领域专项突破
近日,在甘孜州道孚县新城挖掘机职业技能培训现场,来自全县19个乡镇的104名群众在老师指导下,轮流进入4台挖掘机进行实际操作。经过45天的培训后,如果考试合格,这些群众将取得挖掘机操作证。
这是四川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以来众多培训场景之一。2019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四川省启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20万人次。到2021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力争达到25%,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力争达到30%,从而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
“行动开展以来,全省职业技能年均培训规模是2018年的2倍以上,截至目前全省已有392万人次参加各类补贴性培训,提前超额完成220万人的培训目标。”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紧紧围绕“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工作要求,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着力夯实培训基础、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质效,面向城乡劳动者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强化整体设计,提供政策支撑。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对全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进行系统谋划和周密安排。省人社厅会同财政部门,共同制定出台了专账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全省21个市(州)也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相应实施细则,为扎实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强化部门协作,夯实规模化培训基础。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四川省人社厅先后联合经信、民政、司法、住建、商务(电商方向)、文旅、卫健委、应急、残联、通信等10部门实施重点专项领域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还联合教育厅、交通运输厅召开座谈会,发动高校、高职院校积极参与培训。会同省国资委召开专题研讨会,调动了国有企业参训积极性。“目前,全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已形成人社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作、系统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模式提质量,企业群众参训积极性大大提高
小王是成都一家茶楼的服务员,为了提升自身能力,最近她在成都市职业培训网络学院参加了茶艺师线上培训。“培训是免费的。”小王说,她的工资不高,商业机构的培训费用较高,如果缴费学习将有一定的经济压力。网络学院的学习免费,并且学完160个标准学时可以参加初级考试,通过后可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后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收入。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克服疫情对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的影响,方便劳动者更加灵活便捷地学习,四川省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中,依托成都市职业培训网络学院创新性建成了四川省职业技能提升网络培训平台和市(州)分平台。截至2021年10月,全省网络培训平台已开发并发布了127个专业培训包共计6812个课时的免费线上课程,组织在线培训班2714个,累计提供免费线上培训服务623万人次。
各地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质量。德阳市探索实施就业重点群体项目制培训,在项目申报、培训内容、培训学时、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创新,克服了以往职业培训周期长、培训内容陈旧等弊端,目前已在全省推广。成都市在全市推行企业职工项目制培训,着力解决工学矛盾突出、学用结合度低的问题,使企业参训积极性大大提高,企业职工参训规模迅速提升。
加强系统治理,建立全方位监管体系。今年4月,四川省纪委监委将就业培训纳入全省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范围,四川省人社厅以此为契机,着力查根源、建机制、补短板、堵漏洞,对2016年以来承担过政府补贴性培训的1802家机构、开办的16万个培训班、参训的312万人次进行全面清查,对涉嫌违规申领发放的补贴资金将按规定追回,截至10月底,已梳理并整改问题2462个,取缔违法承训机构26家。目前,四川职业培训领域“制度科技”“人防技防”的全方位立体监管体系初步建立,较好实现了系统治理与提升行动“两不误、双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