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压力和考验,宁夏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将优惠措施落实落细,“云复工”“云招聘”“云招商”等措施助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抢回失去的时间。同时,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支持力度,真金白银援企稳岗,让劳动者吃下“定心丸”,企业复工复产迎来“暖春”。
多措并举提高就业率
“以前我们每年都要到外省招工,今年主要是组织县内就近就业,就业率与往年相比略有增长。”4月24日,中宁县人社局副局长、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刘学斌说。
今年以来,中宁县加大创业就业支持力度,摸清全县用工需求,通过公共就业平台、网上招聘会等形式开展就业帮扶,组织劳动力到就近的枸杞、番茄、苹果、葡萄基地就业。“中宁县种植了20万亩枸杞、30万亩硒砂瓜,眼下正是用工季节。”刘学斌介绍,往年种植基地和企业招工,到外省都招不够,今年组织企业就近招工。全县17万劳动力分布到工业企业、个体工商业、种植养殖基地等,加之外出务工就业者,就业率同比增长8%以上。
连日来,在同心县河西镇德润庄园的枸杞田中,数百名工人同时下田劳作,剪枝、移栽、整地、施肥……这样壮观的生产场景在菊花台庄园等多个枸杞生产基地同时呈现。“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枸杞产业带动就业的能力强。”同心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贺军说,该县新近打造的下马关镇德谷枸杞生态园区占地数千亩,能解决一大批劳动力就业问题。
不久前,同心县下马关镇的两家扶贫车间通过招商引资,迎来了河北、甘肃的2家企业入驻,生产设备即将运抵安装,沉寂的车间重新热闹了起来。“对于停产扶贫车间,同心县以商招商,很快引进新企业入驻,带动当地就业。”贺军介绍,该县有23家扶贫车间,20家已复工复产,将帮助企业逐步实现满工满产,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
援企稳岗打出“组合拳”
疫情防控期间,宁夏各地各部门一手抓企业减负,一手抓稳岗、扩就业,多措并举打出“组合拳”,稳定民心、提振经济。
为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银川市出台了《银川市促进工业自动化发展实施方案》《银川市工业稳增长40条》,推出“十大行动”,送去复工复产的一揽子政策“红包”,集中发力为企业发展保稳定保就业,加强上下游产销对接,以十大产业推动全产业链加快复工复产,促进大中小企业串珠成线、连线成网。通过返还失业保险费、购买公益性岗位托底就业、财政补助免费培训等“七条措施”稳就业,助力经济平稳增长。建立银企对接机制,协调金融机构为广煜医药、力成电气等56家企业融资近20亿元,为170家小微企业授信纾困13亿元,统筹资金4.7亿元,减免房租等费用3亿元扶持企业复工。西夏区统筹资金4710万元用于清欠民营企业账款、补贴租金,协调银行为43家小微企业授信2342万元,依托银川市小微企业服务超市对企业受疫情影响造成的合同履行、劳资关系纠纷等开展法律服务。
银川市在全区率先启动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申报工作,为28家工业企业发放结构性调整奖补资金5719万元,惠及职工4.3万余人;为719家企业返还稳岗补贴资金5503万元,惠及职工8.7万余人。通过全面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有力冲减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一季度,银川市各类线上平台累计提供招聘岗位近8万个,增加了就业机会,提振了发展信心。
石嘴山市积极跟进重点企业用工服务,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为全市21家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实行“一对一”用工推荐服务,协调解决企业紧缺用工的燃眉之急。积极开展“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着力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就业服务行动。大力挖掘全市重点工程、重要项目等用工需求,及时在线上开展送岗位、送信息、送政策服务,让更多的农民稳定在家门口就业。针对扶贫车间、业绩向好的企业,积极开发一批就业岗位,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帮助农民工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重点针对“零就业”家庭、长期失业人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开展就业援助,兜牢底线。落实相关稳就业政策,着力减轻企业负担,放宽稳岗返还政策。从快从速精准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通过大数据筛选,实现企业全程“免申报”“免填表”“免跑腿”。